魔传》中也写了一些关于他的事迹,和韩愈曾经疯狂“互撕”,最终都受到了处分。
&esp;&esp;当然,李绅最让大家铭记的,还是他写下的《悯农二首》:
&esp;&esp;《其一》: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。四海无闲田,农夫犹饿死。
&esp;&esp;《其二》就更让读者们为之侧目了,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?”
&esp;&esp;可惜的是,曾经心怀百姓的李绅,后来性情大变,骄奢淫逸,挥霍无度。
&esp;&esp;甚至,在刘禹锡从和州刺史调入京城之时,李绅宴请刘禹锡时,歌姬如云,排场之大,都让刘禹锡不由得感慨到,“鬟髯梳头宫样装,春风一曲杜韦娘。司空见惯浑然事,断尽江南刺史肠。”
&esp;&esp;地球中“司空见惯”这一成语,就来源于此。司空,指的就是当时的李绅。
&esp;&esp;最终,李绅也落得了个祸及子孙的下场。
&esp;&esp;李绅前后的变化之大,也让无数网友唏嘘不已。
&esp;&esp;总的来说,这次的修订再版,完全可以当做是新书来看的。
&esp;&esp;也正因如此,文学界又掀起了一阵购买叶唐系列的浪潮。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新文协会。
&esp;&esp;“不是,新修再版还能这么搞呢?”张如梦这会看着手里的《大唐诗魔传》,一脸的懵逼。他的小说作品也多次再版过,但顶多就是缝缝补补,优化一下设定之类的。
&esp;&esp;可叶落这是干啥?
&esp;&esp;这特么等于直接写了一本新书啊!
&esp;&esp;是!
&esp;&esp;元稹这个人物是一开始就出现的,但远没有现在这样的饱满和丰富,里面的诗词文章就不用说了,以前是一句都没有,现在更是牵连出了好几位新人物!
&esp;&esp;你这些新书有啥区别啊?
&esp;&esp;另一位小说家也扯着嘴角说道:“按照他这个玩法,光是这两本书,都能继续写个七八遍……”
&esp;&esp;“老瓶装新酒是让他研究明白了是吧?”
&esp;&esp;“装新酒也不是这么装的啊!他这瓶子得多大?”
&esp;&esp;“甭管咋装的,人家老书又火了一遍!你们几个谁有这本事?”邵新忠主席瞥了他们这些小说家一眼。“谁和他比啊,一个写诗词的。要是比,你也得军哥他们去比啊。”张如梦倒是会给自己找台阶下。
&esp;&esp;旁边的郝志军幽幽的说道:“《三国演义》也是诗词?”
&esp;&esp;张如梦不说话了。
&esp;&esp;“行了,别说他了。”
&esp;&esp;邵主席道:“论坛的事准备的怎么样了?”
&esp;&esp;说到这个,大家终于来了精神。
&esp;&esp;郝志军先说道:“文院那边已经和日国那边确定好了,这次的交流内容主要是以现代诗词为主。不过这次的主题和以往的不太一样,定的是促进中日两国友好和平。”
&esp;&esp;张如梦撇了撇嘴,“这主题是谁定的?这么恶心么?”
&esp;&esp;邵新忠皱了皱眉,看着张如梦,“老张,你现在说说也就算了,到时候在论坛上你给我注意点,别乱说。”
&esp;&esp;张如梦是他们协会有名的愤青,对待日国人,那是无差别的抵触。在他的一些作品中,经常能看到一些“抗日”的桥段。
&esp;&esp;“知道了,这次他们那边都谁过来了?”
&esp;&esp;“来的人不少,白鸟芳雄、星野悠介、有田理恵这三人都来了。”
&esp;&esp;邵新忠主席说着话,又拿出了一沓材料,正是这次日方与会人员的名单。
&esp;&esp;郝志军冷笑道:“诗坛三杰一起来了,呵呵,还真是来势汹汹。”
&esp;&esp;张如梦翻了翻名单,见到“秋山实方”这个名字的时候有些意外,“秋山都多大岁数了?他还来呢?”
&esp;&esp;“这次是他带队日国的小说界,他们小说界也来了不少人呢。”
&esp;&esp;“嗯,我看见了,这阵仗不小啊。”
&esp;&esp;中日两国的文学论坛,也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,在上个世纪两国恢复建交之后,文学界就一直在暗中较劲了。
&esp;&esp;比拼的最多的,也就是现代诗歌和小说这两个类型。
&es